瓷磚、石材的挑選與搬運
挑選瓷磚時,平整度至關重要。可將兩塊瓷磚面對面拼接,檢查拼接處是否平整,有無明顯高低差;也可將瓷磚放在水平臺上,觀察其是否能平穩放置,晃動幅度是否過大 。瓷磚的防滑性關乎日常行走安全,尤其是在廚房、衛生間等容易有水漬的區域。可通過簡單的防滑測試判斷,如在有水的瓷磚表面行走,感受鞋底與地磚之間的摩擦力,摩擦力大的地磚防滑性較好 。耐磨性則決定了瓷磚的使用壽命,家庭裝修中,人流量較大的客廳、走廊等區域,應選擇耐磨性高的瓷磚。可查看地磚的耐磨等級,一般等級越高,耐磨性越好 。
石材質量的鑒別也有多種方法。從外觀上看,高質量的石材表面應平整光滑,不應有明顯的裂縫、疤痕或凹凸不平的現象 。同時,石材的顏色應均勻,沒有過多的色差,紋理自然,圖案連續流暢 。物理特性方面,石材的密度越大、吸水率越低,一般來說其質量越好,硬度越高的石材通常更耐磨、抗壓強度更高 。還可以通過敲擊石材來判斷,聲音較清脆的,表示硬度高,內部密度也較高,石材的品質較好;若是聲音悶悶的,就表示硬度低或內部有裂痕,質量較差 。
在搬運瓷磚和石材時,要注意避免碰撞和刮擦。瓷磚應采用垂直堆放方式放置,禁止使用單角著地方式對瓷磚進行搬運,堆放不宜過高,避免在運輸途中由于路況條件發生顛簸導致破損 。對于石材,大規格板材要用質地堅硬的木方牢固釘架,條板可用木板條、鐵匝打捆,異型產品、工藝品要用紙箱、木箱包裝,保護好銳角 。潔白易污染產品嚴禁用有色的塑料和草繩打捆,包裝需牢固,便于裝卸 。搬運過程中,應確保包裝箱的封口牢固,避免瓷磚或石材在搬運過程中滑落 。
砌墻的工藝與規范
砌墻時,材料的選擇很關鍵。紅磚強度較高,但自重大,對樓板的承重要求較高;輕質磚如空心磚或泡沫磚,自重較輕,對樓板的承重影響較小,且具有良好的隔音、隔熱性能,更適合用于室內非承重墻體的砌筑 。
砌墻工藝也有嚴格的規范。地面應先砌兩層小磚,基層更結實,上方大磚砌工字形,錯峰砌筑,中間再砌兩層小磚,大小磚混砌,可提升整體強度 。墻體頂部要用小磚斜砌,這樣更密實,不易開裂 。門梁需用混凝土板,門洞上方用混凝土板做承重支撐,更堅固 。
新墻與舊墻連接時,為防止開裂,可在銜接處植入一些鋼筋,讓兩者成為一個整體 。新舊墻體接合處,需要注意新墻與原墻轉角處做掛網處理,兩邊拆除寬度不得少于 10cm,并固定牢固,成為一個整體,能很好起到防裂作用 。砌墻時,要保證墻面達到立面垂直,平面平直,陰陽角成直角,平直陰陽角要求誤差小于 2mm 。
瓷磚鋪貼的常見問題與解決
瓷磚鋪貼中,空鼓、脫落、對縫不齊等問題較為常見。瓷磚空鼓可能是由于基層處理不當、粘結劑涂抹不均勻或瓷磚未充分浸泡等原因導致。預防空鼓,要確保基層平整、干凈、濕潤,粘結劑應按照比例調配均勻,涂抹時要飽滿;瓷磚浸泡時間要足夠,一般不少于 2 小時,取出后晾干表面水分再進行鋪貼 。若出現空鼓,單塊瓷磚空鼓面積不超過 5%,可將瓷磚邊緣撬開,重新填充粘結劑;若空鼓面積較大或瓷磚已脫落,需將瓷磚鏟除,重新鋪貼 。
瓷磚脫落可能是粘結劑質量問題、鋪貼工藝不當或瓷磚長期受外力作用等原因造成。選擇質量好的粘結劑,嚴格按照鋪貼工藝施工,避免瓷磚受外力撞擊,可有效預防脫落 。若瓷磚脫落,要清理基層和瓷磚背面,重新涂抹粘結劑進行鋪貼 。
對縫不齊可能是瓷磚尺寸誤差、鋪貼時未嚴格控制縫隙或施工人員技術不熟練等原因引起。挑選瓷磚時,要檢查瓷磚的尺寸偏差,偏差應在允許范圍內;鋪貼時,使用瓷磚卡子控制縫隙大小,確保縫隙均勻一致 。若對縫不齊,在瓷磚未完全固化前,可及時調整;若已固化,可通過美縫進行適當修飾 。
石材安裝的要點
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的安裝方法略有不同。天然石材安裝前,要對石材進行防護處理,可使用石材防護劑,防止石材在使用過程中受到污染和腐蝕 。安裝時,根據石材的大小和重量,可選擇干掛法或濕貼法。干掛法適用于較大尺寸和較重的石材,通過金屬掛件將石材固定在墻面上,穩定性好;濕貼法適用于較小尺寸的石材,將石材背面涂抹水泥砂漿,直接粘貼在墻面上 。
人造石材安裝相對簡單,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粘貼或拼接的方式。安裝時,要注意石材的拼接縫,拼接縫應均勻、美觀,可使用專用的石材膠進行拼接 。拼接完成后,要對拼接縫進行打磨、拋光處理,使其與石材表面平齊,達到整體美觀的效果 。
石材安裝過程中,防護、拼接、打磨等環節都很重要。防護處理能延長石材的使用壽命;拼接時要保證拼接縫的質量,避免出現縫隙過大或高低差;打磨可使石材表面光滑,提升美觀度 。在打磨過程中,要使用合適的打磨工具和磨料,按照從粗到細的順序進行打磨,最后進行拋光處理 。
元
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