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味來源剖析
甲醛
它可是裝修異味的 “頭號元兇”,主要來源于人造板材、膠水、涂料等裝修材料。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,長期接觸會對人體呼吸道、皮膚和免疫系統造成損害,嚴重的甚至可能致癌 。比如家里新打的衣柜,如果使用了大量人造板材,就很容易釋放甲醛,讓室內充滿刺鼻氣味 。
苯系物
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苯系物也是常見的異味來源,多存在于油漆、涂料、防水材料中。它們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,但卻是健康的 “隱形殺手”,可能導致頭暈、惡心、記憶力減退等癥狀,對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危害較大 。像新刷的墻面漆,如果質量不過關,就可能釋放較多苯系物,讓房間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香味 。
TVOC(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)
這是一大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,包括醛類、酮類、酯類等。它們來自于各種裝修材料、家具、清潔劑等,會散發出復雜的氣味,長期暴露在高濃度 TVOC 環境中,會引起眼睛、鼻子、喉嚨刺激,影響中樞神經系統,導致頭痛、乏力等 。比如新買的布藝沙發,可能會釋放出 TVOC,讓室內氣味變得難聞 。
異味去除方法
通風法
這是最基礎、最有效的方法。通過空氣的自然流動,將室內帶有異味的空氣排出,引入新鮮空氣,從而降低異味濃度 。在通風時,要盡量保持門窗敞開,形成良好的空氣對流。比如將客廳的窗戶和陽臺門都打開,讓空氣在室內充分流通 。可以選擇在天氣晴朗、風力較大的日子進行通風,效果會更好 。如果覺得自然通風效果不夠好,還可以使用電風扇輔助,加速空氣流動 。不過通風法受天氣影響較大,遇到霧霾、沙塵等惡劣天氣就不太適用,而且效果相對較慢,需要持續較長時間 。
活性炭吸附法
活性炭具有豐富的孔隙結構,能夠吸附空氣中的異味分子 。其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特性,將異味分子吸附在其表面,從而達到除味的效果 。一般建議將活性炭放置在房間的各個角落,特別是異味源頭附近,如衣柜、鞋柜、抽屜等 。可以每平方米放置 50 - 100 克活性炭,每隔 1 - 2 周將活性炭拿到室外陽光下暴曬 3 - 5 小時,讓吸附的異味分子釋放出來,恢復活性炭的吸附活性 。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有限,需要定期更換,否則吸附飽和后可能會重新釋放異味 。
空氣清新劑法
空氣清新劑分為多種類型,其主要成分包括香料、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一些能夠中和氣味的化學物質 。它去除異味的原理有多種,比如掩蓋法,通過香料掩蓋不愉快的氣味,讓我們聞到更宜人的香氣;吸附法,利用其中含有的吸附劑(如活性炭、硅膠等)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異味分子;中和法,某些成分與空氣中的異味分子發生化學反應,中和其化學性質,消除異味 。噴霧型空氣清新劑最為常見,適合快速去除室內空氣中的異味,通過噴霧將香料或中和劑擴散到空氣中,立刻帶來清新香氣 ;插電式空氣清新劑通過電力驅動香料揮發,可長時間持續使用,適合放在臥室、辦公室等地方 ;活性炭空氣清新劑主要靠活性炭吸附異味,沒有香味,常用于廚房、廁所等易產生異味的地方 。不過要注意,空氣清新劑不能過量使用,否則可能導致空氣中化學物質積累,對健康不利 ,而且它只是掩蓋或中和異味,不能從根本上去除異味源頭 。
植物凈化法
一些植物如綠蘿、吊蘭、蘆薈、虎尾蘭等,不僅能美化環境,還能發揮一定的除味作用 。它們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,同時在新陳代謝過程中,部分植物能夠吸收和分解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異味分子 。比如吊蘭,被稱為 “綠色凈化器”,能有效吸收空氣中的甲醛和苯等有害物質;蘆薈有一定的吸收異味作用,且作用時間較長 。在室內擺放幾盆這樣的植物,不僅能凈化空氣,還能為家居增添一份自然的美感 。但植物的凈化能力相對較弱,需要擺放較多數量才能有明顯效果,而且要給予它們適宜的光照、水分和溫度條件,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。
這些去除異味的方法各有優缺點,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多種方法結合使用,讓新家盡快告別異味,充滿清新空氣。下一篇我會分享裝修后墻面裝飾與布置的小技巧,感興趣的朋友別錯過!
元
元